close
更早的時候就在報章雜誌以及各大網站看到「水蜜桃阿嬤」的報導(完整報導可至商周的專屬網站查閱),阿嬤的故事很心酸,讓人看完很難過,但職業病使然,我開始忍不住去思考,孩子的父母們為何都選擇輕生?難道他們都沒有想到孩子未來怎麼辦?後來有機會仔細翻閱商周當期的報導,我才發現原來他們也從阿嬤的故事延伸出同樣的問號,在一系列的文章中分析了台灣歷年的自殺率(註1),並且很正面的探討在教育的環節上,該如何往下扎根做好生命教育,從小就要教孩子更愛自己。註1:以94年為例,每1.4天就有一個青少年自殺,自殺位居15-24歲青年族群10大死因第2位;而每10萬人口即有7個青少年自殺身亡。

身為教育工作者,我當然很贊成這些觀點,只是我依然很憂心,網站上點閱阿嬤的故事有兩萬多人,但其他相關文章從數百到一千多,回應甚至只有個位數(不知道跟商周後來被指控募款用途不實有沒有關係?),這個故事激起的漣漪似乎不大?還是台灣人已經漸漸對這樣的報導麻木了?甚至,現在的家長到底重不重視孩子的教育呢?(不管是知識的吸收還是人格的養成....)。

題外話:我在想的是,如果對大眾有廣泛影響力的傳播媒體,在報導教育新聞時,能多放一點力氣在這些問題的探討上,而不是追著教育部長看他面對媒體又說了什麼不該說的話,他的孩子跟朋友去哪個餐廳吃飯...等等,也許,水蜜桃阿嬤家的不幸,會對其他家長,甚至對這個社會有更大的正面影響。

還是那句話,這個社會好人比壞人多,但是好人通常是默默地做,壞人的故事卻可以傳千里。希望能夠反過來,好事傳千里,也許就可以避免台灣走入「心貧(heart poor)社會」,可以讓人在生命不斷的探索中,藉由潛在的社會集體意識,與正向故事的引導,人心可以有所依附,找到生命的著力點。

寫了這麼多前言,現在回到我的標題上,摘錄商業週刊1021期(P140,2007/06),成章瑜小姐的文章「
趁黃金五階段教他愛自己」部分內容的重點,希望更多家長與教育工作者能更有概念,教孩子從出生到青少年時期,能夠學會「我知道我是誰,而且我也能夠愛自己與尊重別人」。



◎台灣教育只注重如何成功,而非如何活,一旦漠視自我系統的發展,將影響成人期所有生涯發展及自我價值感

◎誠如一位丹麥教育家所說:「增加知識固然重要,但若一個人無法體認人生的重要,那麼所有的知識都沒有力量。」丹麥人不在於教育孩子可以做些什麼,贏過多少人,更是「我是誰」的自我探索與認識

從「我想成為」、「我能成為」,到「真正的我是誰」,而不是「我應該是誰」的歷程間,中間有太多的選擇、掙扎、抗拒、接受、適應、改變和突破,但是我們通常只追求標準答案:「如何成功,而非如何活,」曾志朗說。許多人的厭世、底層的不快樂…,都與「我是誰」的定位探索不足,有很大關係。

童年到青少年間的早期經驗,通常是黃金人格發展期,也是「我是誰」的重要探索期

◎很多研究都發現,許多自殺或憂鬱症疾病的成因,從早期人格發展中,就已埋下導火線。如果沒有正確的發展,可能會導致日後人格方面的問題,像邊緣性人格、強迫性人格、反社會人格…等。如果父母能提早注意,在孩子未來遇到問題、挫折,或是不可預期的家中變故時,就能有健全的人格,度過人生難關。

◎什麼是黃金人格期?
零到一歲的兒童,是發展自信及安全感的關鍵期。此時的孩子需要肢體的接觸,像擁抱、親吻、握手,需要父母或重要他人像老師的傾聽。如果缺少肢體的接觸,愛的匱乏,會讓孩子在未來遇到挫折時,因缺乏安全感會轉而攻擊自己。別小看只是母親的短暫離去,孩子都會有「分離焦慮」。

三歲定終身也是有原因的。一到三歲的孩子開始探索世界,這時吃飯掉飯粒,或是玩電插座,父母的態度不是打罵制止,而是握住小手教導,如果阻斷探索,孩子自然退縮,存在感自然低落。

三到六歲,則開始對自己的存在與身體(包括性器官)感到好奇,父母這時要正確的引導,協助孩子對自己身體的探索,否則孩子長大後,會有罪惡及內疚的情感性疾患。

六到十二歲,是孩子透過學校老師和同學,開啟認識世界的窗口,許多父母這時都忘記放手。孩子依附在父母的觀念下成長,看不到自己的長處,未來不會跟自己相處,也不會跟別人相處。反之,社會適應力越高,受挫的能力也會越好。

十二到十八歲的孩子,必須在同儕關係裡找到自我認同,是進入大社會前的關鍵期。這時的孩子需要同儕與團體關係證實自我的存在。但父母都怕孩子飛走,對於同儕人際關係反而嚴格限制,導致孩子情緒沒有出口,自我角色也會混亂。

我說:上述的發展歷程並不是指每個人都"照表操課",發展與後天環境有非常大的關係,有人發展得早,有人比較慢,早跟慢沒有好與不好。

◎自我概念的特性是: 
自我:我是怎麼樣的一個人?
理想我:我應該是怎樣的一個人?
世界觀:對自己以外的人、物、大自然、世界倫理的看法,以及這世界中我的定位。

◎曾志朗說,就生物的多樣性來思考,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生命花園。真正的多樣性是,我跟別人不一樣沒有關係,別人跟我不一樣也無所謂,在不一樣裡,也許生活情境很好,也許並不理想,兩者間我如何找我的定位,然後如何增進我自己。這個世界,有木匠、有工匠、有科學家、有舞蹈家,也有掃地的清潔工,這個世界組合起來就很美。「了解生命,一定要從這個地方去想,」他說。

快樂很重要的因素,就是你必須要能選擇自己的人生

◎努力,也是目前生命困境的一大迷思。努力不等於能力,努力並不能解決一切。「我們應該強調能力增強觀,遇到挫折,能力不夠沒有關係,我可以透過學習來增強,看到自己能力的長處,就能設計脫困的方法,」許文耀說。當生命學習欣賞、悅納、肯定自己,珍惜自己的生命,並尊重與激勵別人,身心自然能安適的立足天地之間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elly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